?????? 近年來,南方居民對冬季采暖的呼聲越來越高。從2012年開始,全國政協委員就連續在“兩會”上提出,傳統的秦嶺——淮河供暖分界線已經過時,南方冬季陰冷天氣遠比北方難熬,而且近年來屢遭“冷冬”,再加上生活條件和消費能力的提升,采暖已經成為南方區域的剛性需求。由此,在業內外引發了一場持續長久的關于南方冬季采暖是采取北方集中供暖模式還是分散模式的爭論。
7月23日,在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諾瑞特”)“太陽能熱泵·空氣能熱泵·一機多能能源中心”上市暨上海力諾瑞特生產基地擴產信息發布會上,力諾瑞特與上海交通大學專門針對長江流域的采暖、制冷、熱水需求研制而成的一機多能能源中心,使南方冬季供暖問題再成焦點。
分散供暖,南方供暖發展趨勢?
針對南方供暖模式,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進行了長期的調研并認為,與北方不同,我國長江流域的供暖期只有1~2個月,集中供暖系統建設規模大、周期長、投資高。如在長江流域采用集中供暖,則意味著除供暖期之外的10個月內,設備、運行人員都要閑置,造成巨大的浪費。此外,長江流域冬季室內外溫差不大,基本在10℃~15℃的范圍內,且低于0℃的小時數少。同時,太陽輻射得熱和室內得熱的影響易于造成各房間熱負荷的差異。
加之城鎮居民居住較為分散、房屋建筑保溫性差,有專家認為,這樣的條件最適合應用分散式空氣源熱泵實現間歇采暖和獨立調控。未來以家庭為單位、小規模住宅一體為單位實施分散式采暖將成為南方供暖的趨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認為,只要有條件、有機制,供暖系統的末端就應當采用分散模式。分散模式或類分散模式的運行能耗遠低于集中式模式。實踐和研究表明,供熱系統中哪個環節是集中的哪個環節就呈現高運行能耗。
而這一地區的居民也習慣了各種分散式的采暖方式。調查顯示,2009年冬天,上海市785戶居民中有超過90%的居民使用空氣源熱泵供暖,使用燃氣壁掛爐的用戶為1%,還有居民采用電加熱輻射器、電暖風機、電熱毯作為輔助取暖設備。
由此可見,不論是氣候特點、建筑分布情況、居民習慣,還是國家節能減排大形勢的要求,與集中供暖相比,獨立可調的分散采暖方式更適合我國長江流域。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也明確表示,夏熱冬冷地區,有必要設置取暖設備,但建議因地制宜地采用分散、局部的供暖方式。
長期爭論不休的南方冬季采暖模式的選擇問題,由此一錘定音,也意味著各種分散式供暖設備在南方將有著廣闊的市場。
能源中心,集三大功能于一體?
在明確分散式供暖方式的同時,根據夏熱冬冷地區供暖期短、供暖負荷小且波動大等特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倡采用戶用熱泵式分體空調器、燃氣壁掛爐、電采暖等分戶獨立供暖方式,以及地源熱泵、水源熱泵、太陽能輔助等局部供暖方式,并且鼓勵充分利用地熱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提高居住環境舒適度。
有數據顯示,與集中供暖相比,新型的分散采暖方式在保證室內舒適度的前提下,居民采暖支出為每戶1200~1300元,遠低于北方集中供暖季所需的2000至3000元,向大氣排放的污染物也明顯減少。
力諾瑞特與上海交通大學研發的一機多能能源中心,就是通過利用太陽能、空氣能等可再生能源來解決南方特別是長江流域七省二市的冬季供暖問題。以往,每個家庭要分別購置采暖設備、空調、熱水器,以滿足生活所需的采暖、制冷、熱水三類主要生活需求。這些設備不但費用高、能耗高,而且占據空間大。一機多能能源中心則創新性地集采暖、制冷、熱水三大功能于一體,將家庭主要的耗能設備高效組合,不但能創造更節能、更舒適的家居環境,而且方便使用、節省居室空間,成為家庭用能的一種全新模式。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制冷所所長、太陽能發電及制冷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王如竹表示:“經過反復調研和研究,我們發現提供采暖、制冷、熱水的綜合解決方案可以讓產品更加節能高效,從而為用戶帶來最大利益,也更符合現代建筑的美觀、舒適、節能的要求?!?br/> 一機多用,節能家居新方向?
據介紹,“太陽能熱泵·空氣能熱泵·一機多能能源中心”可一年四季提供45℃以上的生活熱水,并且在夏季可同時能滿足空調制冷需求,在冬季 5℃以上的氣候條件下能夠保證室內溫度在18℃ 22℃度?!斑@主要歸功于產品獨特的雙核換熱和Smart智能微感換熱技術?!蓖跞缰窠榻B,雙核換熱技術是使用兩套換熱裝置,使冷熱水換熱可根據需求交替變換,一機多能具備制冷、采暖、熱水、制冷 熱水、采暖 熱水5種工作模式,實現24小時熱源不間斷,從而滿足冬季采暖、夏季空調制冷、一年四季有熱水等多種用能情況下的換熱穩定。Smart智能微感換熱技術則是采用立體式換熱末端,將主動換熱與被動對流換熱相結合,通過適當增大換熱面積實現小溫差、低流量、低噪音下的穩定散熱,同時最大限度地利用熱源,告別了“強吹風”式的采暖弊端,換熱均勻,并且空氣清新不干燥,大大增加了室內的舒適性。
雙核換熱和Smart智能微感換熱技術的結合,提升了采暖和制冷的舒適性,節能效果明顯。實驗證明,這種熱泵能源中心與燃氣類產品相比,節能率在20%以上。一家一戶一套6匹機系統就可以保證節能、舒適的需求?!耙粰C多用代表了未來家居節能設計的方向。粗略估算,接近70億平方米的建筑節能改造蘊含著上萬億元的市場空間。隨著上海青浦基地生產線的建成投產,公司將加快產業化推廣,爭取讓廣大南方家庭早日告別寒冬?!?/span>
??本篇文章來源于 中國太陽能網?www.tyn.cc?原文出處:http://www.tyn.cc/news/content-54521.aspx
?